技术、人才、产能三管齐下, 夯实基础开启新未来
赢双电机的新工厂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建筑面积达2 .16 公顷,一共建设了四条产线。当前,这一新厂已经具备年产200万台旋转变压器的产能,预计年底将达到300万台。上海赢双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凌世茂表示,赢双电机是在“国家制造2025”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等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市场对旋转变压器的数量需求,以及自身的市场地位制定的产能目标。据其透露,在2025年以前,赢双电机要实现年产500万台旋转变压器的产能储备;2030年,这一目标是不少于1000万台。
也由此,赢双电机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再追加3000万元的资金投入,用于人才引进、技术研发、设备采购升级和工艺材料改善,为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据了解,赢双电机每年研发投入为800万元至1000万元左右,约占年营收的8%。凌世茂表示:“我们想通过一定的产品技术储备,为未来的市场需求做准备。此外,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全面、不断地把技术往前推进,促进旋转变压器走向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满足更高速的特殊化行业应用的需求。”
凌世茂认为,闵行新厂的使用,对公司来说有两重重要意义: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为未来努力奋斗;另一方面,新厂房生产基地更加开阔,未来在产线布局的规划上会更加灵活。”
2021年,赢双电机将围绕A0级电动轿车、机器人关节、军工行业航空发动机电动化这三个方面继续开发旋转变压器产品。其中,机器人关节专用的系列化、高精度、小尺寸的伺服旋变,已经通过了国内外多家机器人企业的小批量试用,今年有望能够批量进入市场。
针对行业应用特点,满足客户需求开发产品
一直以来,赢双电机都是把客户需求作为研究、设计、生产的基本出发点,凌世茂认为:“只有针对行业应用特点,才能合理开发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新能源汽车是赢双电机旋转变压器的最大市场,其中电动车用旋转变压器销售收入占赢双赢双电机总收入的50 %以上。驱动电机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由于新能源汽车类型多样, 驱动方式各不相同,驱动电机系统对旋转变压器的性能要求也不尽相同,赢双电机相应地推出了多款旋转变压器产品。
比如,氢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需要能适应高速化工作的旋转变压器,赢双电机开发出了能满足24000转,高可靠性、高精度的旋转变压器;纯电动汽车,尤其是A 级、A 0级小车,倾向于选择在可靠性不变情况下,成本更低的零部件,为此,赢双电机推出了小尺寸,并且能够大规模、低成本制造的旋转变压器。而针对插电混动式汽车,赢双电机开发了超薄、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大孔径旋转变压器。
凌世茂透露,除了稳定固有的车用旋转变压器市场之外,工业伺服领域将作为赢双电机2021年的重点拓展行业。因此,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动向也时刻影响着凌世茂在旋转变压器开发方向上的思考。
凌世茂认为,工业自动化设备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直驱化。直驱化不但减少了传动机构,提高了设备精度,而且提升了效率,更加节能,定制化需求也更强烈。这就要求旋转变压器首先要具备超薄、大孔径的特点,然后是高精度,此外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二是高速化。不论是机床等生产加工设备,还是自动化产线,都在向高速化的趋势靠拢,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对传感器也有高速化的要求,从而对精度、可靠性、使用寿命的要求也要更高。三是智能化。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风潮迭起,自动化设备更加人性化,人机互动更加智能。这就要求传感器信号更加稳定, 抗干扰能力更强。
针对工业自动化行业出现的新特点,赢双电机不仅开发了超薄、大孔径的高精度旋转变压器,还开发了极限转速能达6万转的高精度旋转变压器。目前,赢双电机旋转变压器尺寸覆盖范围极广,最大外径尺寸能达880毫米,最小尺寸仅为18毫米。最高精度的旋转变压器,定位精度可以达到4角秒,1000万个分辨率。
除了正在开展旋转变压器相关的研究工作,赢双电机同时也在进行电机技术储备,为工业自动化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关注技术和产品本身,保持市场竞争力
要进军工业自动化市场并不容易。尽管工控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 但企业生存压力也在上升,竞争更为激烈,市场对产品的成本和性价比要求更高,赢双电机如何满足这些市场需求,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首先是做好产品定位。一家企业在产品定位时,要认清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服务什么样的客户。在今天,价格已经不是企业唯一的竞争力,因此赢双电机更关注技术和产品本身,服务中高端客户。”凌世茂表示,对于走落后产能路线的客户, 赢双电机基本上是不愿意去进行行业配套的,更愿意选择具备行业发展潜力、拥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客户。“我们常常提到‘国产替代’,那替代的是什么?就是中高端产品。”凌世茂进而补充道。
二是通过定制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凌世茂认为,仅从控制单一的旋转变压器成本来解决价格过高的问题很难,但是把客户的产品、应用连成一条线,从系统化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可能会豁然开朗:原来节约成本的关键不是在零部件,而是在系统上。站在客户角度,为客户出谋划策,往往能把价格因素降到最低。
2015年以前,国内汽车还是以进口旋转变压器为主,工业伺服、工业机器人也很难看到国产的编码器。凌世茂看到,随着零部件供应商、设备供应商、系统供应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国产传感器的性能快速向欧美高标准靠拢,这一形势正在逆转。包括赢双电机在内的很多从事电机或传感器的企业,已经开始向欧美市场输出自己的产品。据凌世茂透露,赢双电机每年有10% 的旋转变压器出口到德国、意大利等欧美国家。从实现国产替代进口,到占领国内市场,再到走出去,凭借自主创新能力以及高可靠性的产品,赢双电机已经进入了全球供应链。
当前,在新冠疫情常态化之下,欧美部分旋变制造商正面临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困难、生产人员不稳定等难题,国内旋转变压器厂商也由此迎来了替代进口的机会。凌世茂认为,只要能抓住这个机会,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借势逆流而上。
凌世茂表示,赢双电机将加速开拓海外新市场,希望通过两年时间,把海外市场销售占比提升到20% 以上。对企业来说,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既服务了全球市场,又能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近期,由于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很多电子器件价格上涨、供货周期延长,众多自动化设备厂商受到了一定影响。凌世茂表示:“原材料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作为电机厂商,对此有些无能为力,但是也会积极采取措施。比如稳定原材料的库存,减少短期剧烈波动带来的影响; 通过自动化设备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我们还通过拓展更多客户,实现大规模生产,摊派管理成本。”
2020年底,赢双电机内部对成本上涨与产品定价达成了一致:市场再困难,产品价格不能变,要与行业共同承担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赢双电机从内部建设入手,通过提升业务能力和锻炼基本功来对抗行业周期波动,在原材料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使旋转变压器仍然维持了上一年的售价。
凌世茂还呼吁:“这时我们应该站出来,承担更多责任,而不是追求更多利润。”
结语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自2005年成立以来,赢双电机一步一个脚印,不断锐意进取并发展壮大, 而今,随着闵行新厂的投入使用,赢双电机再一次站在了全新的起跑线上。与此前不同的是,2021年的再启航,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发展路线更加全面。不论是人才引进、技术研发,还是设备采购升级、工艺材料改善,都要共同推进;不仅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还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不仅要继续稳固车用旋转变压器市场地位,还要重点拓展伺服用旋转变压器市场。而这一切的原生动力,都来自赢双电机始终专注自身产品与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始终将出发点紧紧聚焦在客户需求上。当前,赢双电机正在积极储备人才、技术和产能,向做大做强的目标前进。大鹏要乘风而起,风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