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工业机器人细分市场寻找增量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工业机器人市场异常火热,从而带动了伺服驱动器的大量需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工业机器人行业累计产量7.87万台,同比增长108%, 远高于2020年全年19%增长幅度。清能德创市场部经理李星霖透露,受益于我国制造业景气回升,2021年一季度, 清能德创新增了不少客户,伺服驱动器的订单量更是呈指数级增长。
但是,伺服驱动器新的应用场景在哪里?清能德创看到,当前,市场上的多轴一体驱动器以中小功率为主,大功率多轴一体驱动器并不多见。李星霖认为:“以前,由于大负载机器人对控制要求较高,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加上应用企业对这一类机器人的成本及价格较为宽容,一直以来国产机器人标榜的‘性价比’也不再是优势,难以与海外品牌竞争,种种因素影响之下,国内少有企业涉足大负载机器人这一细分领域,而能够与之配套的大功率多轴一体驱动器厂家更是屈指可数。”
然而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国产机器人主动选择细分领域进行突围,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研发大功率负载机器人,进入到焊接、激光切割、喷涂、液晶搬运等更复杂的应用领域。2020 年底,清能德创顺势推出了高性能、大功率的多轴一体伺服驱动器CoolDrive RA。
CoolDrive RA采用多核DSP的配置,电流环更新时间快至2.5μs,速度环、位置环控制周期最快可达62.5μs; 同时CoolDrive RA支持多种编码器, 分辨率高达24bit;内置有自整定、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自动增益切换、振动抑制、模型追踪振动抑制、象限突起抑制、功能安全等丰富应用功能,能够 满足大负载工业机器人及激光切割等领域对高性能大功率伺服的定制化需求。尤其是RA独有的机器人机械振动抑制技术和负载扰动抑制技术,可有效抑制振动,提高机器人的效率和安全性,有效消除机器人带重力负载启动时点头现象,减小由摩擦和间隙导致的轨迹跟踪误差。
目前,CoolDrive RA尚处于试用阶段,已经获得了小批量订单,根据目前客户反馈来看,预计下半年将会斩获不少订单。
针对直驱行业推出专用伺服驱动器
除了工业机器人,通用自动化行业也是清能德创的重点拓展领域。随着直驱行业的快速发展,直线电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与旋转电机的传动方式相比,直线电机省去了机械传动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无摩擦、无背隙、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适用于高速、高加减速、高精度等场合,如半导体/电子装配、锂电池等行业。并且,随着技术不断提升以及成本逐渐降低,直线电机更有取代伺服电机与丝杆模组组合的趋势。
清能德创是国内为数不多针对直驱行业专门开发伺服驱动器的企业。“未来几年,3C电子、半导体、光伏锂电等直驱下游应用市场将会有较大的增长。下游行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也将进一步带动直线电机的大规模应用。因此,我们长期看好直驱行业。”清能德创市场部经理李星霖介绍,针对直线电机, 清能德创推出了新一代智能伺服驱动器——CoolDrive S7L。
在硬件上,CoolDrive S7L采用多核DSP,计算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其电流环更新周期2.5μs,速度环、位置环控制周期可达62.5μs,可以保证各环路的高速响应。CoolDrive S7L 还拥有振动抑制、模型追踪振动抑制、象限突起抑制等丰富的应用功能,可以有效解决圆和圆弧切割过程中出现的尖角、波浪线以及椭圆的问题。目前,S7L包括EtherCAT与模拟量/脉冲序列两个版本,可满足不同终端需求。
直驱电机也并不是完美无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负载扰动直接作用于电机、易产生推力波动等。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直线电机的优势将大打折扣。
以激光加工领域的龙门结构为例,传统的结构(滚珠丝杠+伺服电机)可以允许的误差较大,以及其固有特点所以相对容易控制。而直线电机直驱系统对负载和外力格外敏感,导致龙门结构经常会出现左右轴的负载不一致,再加上更高的加速度,速度,使其成为龙门控制的一大难点。而清能德创推出的CoolDrive S7L,解决了这一难题。CoolDrive S7L针对直线电机额的运动特性,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算法可以有效的抑制直线电机的推力波动,并可以对摩擦力引起的波动进行补偿。可在300mm/s-800mm/s的范围内实现小于±0.1%的速度波动控制,以及更低的跟随误差。
据李星霖透露,这款面向直驱市场的智能伺服驱动器,目前正处于前期市场开发阶段,国内不少直线电机、DD马达厂商正在试用,预计今年下半年,在销量上会有所突破。
小结
2015年,清能德创用CoolDrive R6敲开了工业机器人这扇大门,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至今屹立不倒,扛起业绩的大旗。五年后,清能德创继往开来,推出了CoolDrive RA,继续探索工业机器人细分领域。同时,清能德创开辟全新赛道,面向直驱市场推出了CoolDrive S7L,并紧跟直驱行业发展,将其作为企业未来的重要增长点。清能德创的发展之路,无疑是越走越宽。李星霖表示,近一年的试用阶段结束之后,2021年下半年,这两款产品有望迎来爆发期。有了这一明朗的预期,清能德创达成“在去年基础上实现30%以上业绩增长”的目标将不是什么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