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王飞鹏,45岁,怀化市沅陵县人。自1997年从水电八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毕业后,王飞鹏一直深耕于焊接技术领域,先后获得“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焊工职工组三等奖”“湖南省技术能手”“长沙县百优工匠”等荣誉,现为中联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焊接高级技师。
一手举着防护罩,一手拿着电焊枪,弧光闪烁间,两块钢板很快被王飞鹏焊得“天衣无缝”。
8月30日,中联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恒通”)压力容器焊工取证培训班上,王飞鹏为年轻焊工们示范着焊接操作技术要点,动作流畅。
“焊工很考验技术,焊枪角度、焊接参数、预热温度等等,每个细节都得认真琢磨、多加练习。”在“焊花之路”上,王飞鹏已走过25年。
1997年,王飞鹏从水电八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毕业后步入电焊工作岗位。起初,焊枪在他手中常常不听使唤。为此,他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车间练习焊接技能。“氩弧焊是入门时比较难的技术,需要手工填丝,两只手必须完美配合,我足足练了一个星期,整套操作形成了肌肉记忆。”王飞鹏记忆犹新。
“焊接很辛苦,尤其对眼睛伤害非常大。”王飞鹏告诉记者,有时会被电焊弧光打伤,眼睛只能半睁半闭;有时又会被电焊烟尘呛得夜里不停地咳嗽,难以入睡。
但对他来说,在钢铁上“绣花”仍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王飞鹏兴致勃勃地说。
这些年,他带领团队,凭借刻苦钻研的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多次攻克重大项目的焊接难题。
2016年,一款汽车吊正式量产。这是从未尝试过的产品,以摆搭难度大、焊缝质量要求高而闻名。在焊接过程中,前10台产品的二级焊缝焊接探伤合格率低,生产进度严重滞后。
怎么办?大家把期望的眼光投向王飞鹏。顶着巨大压力,他带领团队连续加班半个月,对不合格焊缝进行返修,根据焊接缺陷产生的位置和性质查原因,两个关键问题有了“谱”:焊接参数偏小导致根部未熔合;焊枪角度不合适导致层间未熔合。他迅速对操作者进行集中讲解和培训,对症下“药”,使产品探伤合格率达到96%以上,既保证了生产需求,又为公司固化该产品制造的工艺流程。
“不接受、不制造不合格品”一直是王飞鹏做事的准则,他经手的产品,至今没有一起因为焊接问题造成的质量反馈。2020年,大吨位130吨汽车吊箱体Q960材质锅底焊接出现冷裂纹。王飞鹏认真分析原因后,要求焊前对焊接区域严格按要求打磨,预热温度严格控制到120℃,层间温度控制在200℃以内,利用多层多道严格进行线能量的控制,防止热输入过高而引起的接头晶粒粗大和软化。这些环节的控制和改善,顺利解决了冷裂纹的问题,保证了产品质量。
随着自动化焊接设备的大量应用,去年5月,王飞鹏从生产系统调至技术系统,从事焊接质量控制工艺文件的编制及焊接自动化生产应用。
吊车支腿和吊臂焊缝的直线度在手工操作中比较难把握。王飞鹏自主创新,利用人工和机器人相结合的方式,使公司所有吊车支腿和吊臂完全实现自动化焊接,大幅度地提高了焊接效率,保证了焊接质量,降低了高难度焊接技术对手工操作技能的依赖程度。
在王飞鹏看来,“个人的能力再强,力量也是有限的,只有整体技术力量的提升才有更强的战斗力。”这些年,他摸索出“1+1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即自己先在公司各生产单位物色一批徒弟,将他们培养出来成为所在单位的焊接技能骨干,再由他们在本单位带出一批焊接技能骨干,有效推动公司焊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近5年,王飞鹏培养和指导的焊工达500多人,涌现出一大批电焊技能骨干。
康俊君是王飞鹏的亲传弟子。“2016年拜师,当时在氩弧焊的时候,我的填丝速度慢,是师傅教我根据熔池状态调整速度。”这些年王飞鹏时常在旁指导,让康俊君受益良多,目前已成长为中联恒通主机班组的高级焊工。
2018年,王飞鹏担任焊接指导老师,带队参加长沙县焊工技术比武,赛队获得电焊组第一名,队员康俊君获二等奖、文斌森获三等奖。
看着徒弟们一个个“有出息”,王飞鹏倍感自豪。“接下来,我的工作重点就是技能培训和各种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希望把‘工匠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